三、補助範圍
(一) 節目播送:節目應於依廣播電視法核准設立,並以無線電傳播之廣播電台播送。
(二) 節目使用語言:以客語為主要使用語言,惟為開拓年輕及非客家聽眾,得使用其他語言。
(三) 節目製作內容:以介紹客家音樂(含傳統及現代)、文化、俚(諺)語及客家訊息為主,並需設計與聽眾互動機制,以增加與聽眾之雙向互動。
(四) 節目型態:
1、帶狀節目:以 live 方式播出。播出期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或星期一至星期六、日,播出時段在上午七點至晚間十點間,每集至少三十分鐘,總集數不得少於一百九十集。
2、塊狀節目:播出期間為星期六或星期日,播出時段在上午六點至晚間十二點間,每集至少一小時,總集數不得少於三十八集。
四、補助原則:
(一) 每一年度補助以不超過二十案為原則,帶狀節目每案補助金額上限為新台幣八十萬元,塊狀節目每案補助金額上限為新台幣三十萬元。補助款不得超過該案計畫總經費百分之五十,且經常性人事費、設備費不予補助。非以客語為主要使用語言之節目,其總補助經費以不超過年度補助預算之百分之五為原則。
(二) 結算之計畫總經費若低於原提出申請之總經費,致補助款占結算之計畫總經費比例超過百分之五十者,本會將依比例酌減補助款。
(三) 申請單位應編列有自籌款。
五、申請程序:
(一) 申請案每年受理一次:
1、於前一年度十一月十五日前受理,執行期間為當年度一月一日至十二月十五日間。
2、以郵寄方式送達者,以截止日當日郵戳為憑;截止日如遇例假日或不可抗力因素而無法 於規定期限遞送申請書時,準用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辦理。另有特殊因素者,由本會公告之。
(二) 申請者應於前項期限內,檢具下列表件及份數:
1、申請書(如附件一)十份。
2、計畫總經費預算及來源表(如附件二)十份。
3、計畫書(格式如附件三)十份。
4、申請之節目 CD 樣帶十份。
5、最近一個月(合作)電台製播之節目表一份。
6、播送電台之廣播執照影本一份。
7、資格文件影本一份:如公司執照、營利事業登記證、設立或營業登記證、行業登記證、 執業執照、開業證明、立案證明、法人登記證書或其他由政府機關或其授權機構核發之合法登記或設立之證明文件。
8、製播節目內容涉及相關著作權之合法聲明書(如附件四)或授權、轉讓之證明文件一 份。
9、合作電台出具之准播證明一份(非電台之申請者須附)。
10、受補助節目於本會「客家影音網路平台」運用之無償授權同意書(如附件五)一份。
(三) 前項資格文件影本無法判定資格或有疑義時,本會並得通知申請單位提出正本及其他佐證資料供查驗。
(四) 申請時,應列明全部經費內容及申請本會補助金額,同時申請其他政府機關補助者,並應列明申請各該機關補助金額。
(五) 未依第一項規定期限提出申請者,本會得不予受理。
(六) 表件不全或有誤者,本會得通知申請單位限期於五日(含例假日)內補正一次,未於規定 期限內補正者,視同資格不符。
十、相關規定:
(一) 申請單位不得邀請本會職員於申請補助節目中擔任任何職務,否則不予補助。
(二) 受補助者執行計畫遇有經費不足情形,應自行籌措財源配合,不得要求本會追加補助數額。執行結果如有剩餘,應全數繳回。
(三) 受補助節目之片頭或片尾須有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或贊助等說明;各項相關宣導資料等,亦應於適當位置標明「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字樣。
(四) 補助計畫之申請與執行,受補助者應依權責核實辦理,如有不實之情事應負法律責任。
(五) 受補助者應擔保其著作及申請計畫無侵害他人著作權之情事,如有該等情事,本會得撤銷其補助;如致本會權益遭受損害或受連帶賠償請求之損失,受補助者應對本會負全部賠償責任。
(六) 所有申請資料及附件,本會恕不退件。
(七) 基於推廣客語廣播節目之精神,申請之節目如獲補助,申請單位須同意就補助案之節目內容及相關文件等資料,無償授權本會「客家影音網路平台」發表與利用。
(八) 為加強客家藝文等活動訊息宣導,本會得視需要請受補助者於節目中配合播送。
(九) 受補助者應配合參與本會規劃之宣傳活動(如記者會、座談會等)或提供相關資料,以強化節目宣傳效果,提昇播送效益。